[两会热门]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:李克强要求做不到的不写
昨天,李克强作了任职总理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。这份报告是如何出炉的,李克强是怎样参与的?对此,新京报专访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、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。向东告知,总理自始至终参加起草,要求"做不到的不要写"。报告每句话都是千锤百炼的,背后都有比较深的含义,可有可无的话基本上都拿掉了。【起草揭秘】总理自始至终参与起草新京报:很多人看了这份报告,感觉这是一份充满李克强风格的报告。向东:报告中有很多带有"李氏风格"的语言,这些话是他平常说过的。比如"不能一边高楼林立,一边棚户连片""继续向贫困宣战,绝不让贫困代代医治白癜风的特效药相传",就是他去陕西调研时说的,体现了他的语言风格。新京报:"改革是最大的红利""舌尖上的安全",这些话是一开始起草的时候就写进去了,还是后来总理审稿时才加上去的?向东:总理自始至终都在参与报告的起草,有很多话确切是他加进去的。新京报:总理对报告起草提了什么要求?向东:总理强调一点:"做不到的不要写"。新京报:这份报告在结构和写法上有什么新特点?向东:报告常规的写法,不过是条状或块状,今年是条块结合。报告分三个部分,都是非常简练,有话就长无话则短。这些也都是总理明确提出的要求。新京报:报告起草进程中,哪些内容是总理特别关注,并且反复推敲修改的?向东:这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一份报告,他对此高度重视。报告的起草工作自始至终是在总理亲身主持下进行的。不论是总结工作还是部署工作,触及的每一项措施,都经过反复推敲,跟有关部门反复认证,最后经总理同意才写进去的。可以说,全部政府工作报告从头至尾总理都亲身修改,到最后一段时间,在提交大会审议前,总理也一直在修改。可有可无的话基本拿掉新京报:这个报告起草用时多长时间?向东:从去年12月份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就开始了,全部起草用时两个多月。新京报:起草小组有什么人参与?向东:主要是以国务院研究室的同志为主,吸收了各主要部门和研究机构的人士。新京报:报告起草中,听取了哪些方面的意见?向东:在起草进程中听取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多。国务院起草组本身有调研、学习和开会,以后国务院开常务会讨论,根据常务会的意见再修改,再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,以后国务院白癜风的医院再开全体会议审议,还要面向全国征求意见稿,发到全国党、政、军100个部门和各个地方,把上千条的意见搜集整理以后还要提交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审议。新京报:在这个进程中,总理是怎样听取意见的?向东:总理召开了三次座谈会,分别听取了专家、学者、企业界民主党派、大众代表的意见。总理强调,所有提出的意见,起草组都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吸纳。实在不能吸纳的,都要做出说明。新京报:从你个人来讲,报告里的哪些地方是你觉得最费心思的?向东:这个不好说,由于报告中间的每一个字都费尽了心思,每句话,每一个词都反复琢磨。由于篇幅有限,所以每句话都是千锤百炼的,背后都有比较深的含义,可有可无的话基本上都拿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