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下的梅花
黄群超同志突然过世的消息传来,驻省指挥部的第一时间赶往柯坪,到黄群超同志生前的办公室找寻他的痕迹。沙发上放着一只IPAD还充着电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,办公桌上治疗白癜风的土方法一杯茶还满满的。不幸来的太突然,这里的一切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。全部办公桌干净整洁,没有过剩的杂物,办公电脑的桌面上除系统图标,竟然只有两个Word文档。一篇是关于给党员培训的稿件,剩下一篇是黄群超同志自己写的诗《离别》。溟溟中,仿佛有一种暗示。最后,办公室内剩下最惹眼的是装满了各种书籍的两个书架。
虽然我与黄群超同志素昧平生,仅仅听了关于他办公室陈设的介绍,对他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。黄群超同志抛下妻儿、亲朋,万里援疆,来到陌生的柯坪县,不能不说是孤单的,孤单的生活始终有书籍陪伴,在不断学习中找到乐趣。同时他也是个有才情的人,行将告别为之奋斗过三年的土地,忍不住赋诗1首,也未曾想,成为了绝响。如果可以用1种花来形容他留给我的印象,我会选择梅花。王安石留有1首《梅花》,咏的是花,赞的是人。
墙角数枝梅,
凌寒独自开。
遥知不是雪,
为有暗香来。
仿写一首《天山下的梅花》表达我对黄群超同志的情素。
西域一枝梅,
天山独自开。
原知非凡品,
忽闻见恩来。
柯坪,古时为龟兹国所在,唐代时就称之为西域。黄群超不远万里,孤身来到天山脚下,扎根工作。虽然条件艰苦,经费有限,但三年时间依然取得了很多成绩。但是忽然听到凶讯传来,他去见了我们从小为之敬佩的周恩来同志,这类归宿对共产党人来说是理想的,是美好的。逝者已矣,我能做的也只有由衷的祝贺。同时,也正由于他的离去,许多维族同胞自发赶来参加他的追悼会,声泪俱下,惋惜感恩之情溢于言表。黄群超同志对民族同胞的恩情,也忽然向我们出现出来了。虽然他走了,但他的精神却留下来了。我要学习的就是他这类耐得住孤单,踏踏实实的工作,不畏艰苦,勇于奉献的精神。
最后,我也敬佩黄群超同志的夫人,有着龚自珍式的气势,她把黄群超同志的一半骨灰散在了柯坪这块土地上。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不是我无情,将你留在异乡,只是你对这片土地,早已----爱的深切。